转自:贵州日报
文明实践常态开展,文明创建热潮涌动,好人模范接续涌现,志愿活动温暖人心……过去一年,花溪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统筹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为城市发展注入源源不绝的精神动力。
如今,行走在秀美花溪大地,文明新风扑面而来,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从中心城区延伸到美丽乡村,微光成炬的志愿服务点亮文明之光、温暖整个社会。文明的力量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正浸润着这座城市的人文气韵,彰显着这座城市的幸福底色。
发挥典型力量文明培育理念向上向善
去年底,花溪区黔陶乡赵司村村民李培芳入选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贵州推荐候选人名单。
1990年,年幼就失明的周彭秀因丈夫离世,生活不能自理,面临无人照顾的情况。得知姑姐周彭秀的情况后,李培芳和丈夫周成云经过商量,决定担负起照顾的责任。30多年来,李培芳悉心照顾周彭秀,毫无怨言,在她的熏陶下,子女和孙辈也跟着一起精心照料,文明之风、孝道之礼一代传承一代,这样的事迹在当地被传为美谈。30余年照顾失明姑姐,李培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对“孝老爱亲”作出了最好的诠释。
榜样模范人物是鲜活的价值观,是有形的正能量。为更好发挥典型模范的力量,花溪区持续抓好先进典型的选树学习宣传。截至目前,花溪区有全国道德模范(含提名奖)2人、贵州省道德模范(含提名奖)9人、贵阳市道德模范21人;13人入选“中国好人榜”,32人入选“贵州好人榜”,40人入选市级身边好人。
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好人就是一盏明灯。聚焦打造文明高地,花溪区邀请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人物参加“我们的节日”“学雷锋纪念日”“国际志愿者日”等节点开展的各类文明实践活动。同时,通过宣传视频、公益广告栏等线上线下积极开展道德模范宣传活动。这些身边榜样,恰似春风化雨,滋润着秀美花溪,也激励着每一位花溪人向上向善。
青少年是未来的生力军。为培育时代新人,加强未成年人保护,花溪区将“我们的节日”“百年党史·一路高歌”“花溪·少年说”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融入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之中,组织阳光妈妈、萤光公益等社会组织开展“禁毒宣传进校园”“关心关爱未成年人”等系列活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年以来,花溪区共开展相关主题活动350余场次,累计服务群众15000余人,其中未成年人超3000人。
同时,花溪区属150余所中小学通过“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国旗下讲话、主题班(队)会、主题团日等形式,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党史故事、了解先烈事迹、感悟革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引领全区未成年人传承革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党爱国情怀。
聚焦群众需求文明实践活动出新出彩
去年9月,花溪区萤光公益志愿者中心从贵州城市职业学院搬至花溪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此次走出校园、面向社会,意味着该中心将进一步推动萤光公益志愿微光成炬、彰显青春担当。
萤光公益是贵州省第一个由高校社团孵化成功的公益组织。2023年,萤光公益荣获中宣部命名的全国第八批学雷锋示范点。“如今走出校园,文明实践主题更加多样,志愿者类型更加丰富,学雷锋特色实践品牌也更加规范化、系统化。”萤光公益发起人、秘书长李伟说。
花溪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花溪区面向广大群众开展理论宣讲、主题教育、文化宣传等活动的有形新阵地,是提升群众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的宣传教育平台,更是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途径。为持续夯实基础阵地建设,花溪区严格落实文明实践组织架构建设,按照中央“有场所、有队伍、有活动、有项目、有机制”五有要求以及国检、省检点位创建标准建设花溪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实现1个中心、17个实践所、192个实践站有序运转,通过五大平台资源扎实推进文明实践工作提质增效。
在此过程中,花溪区常态开展文明实践活动,以“树文明新风·做时代新人”为主题,花溪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通过1支志愿服务总队、“8+N”支专业志愿服务队伍常态化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同时吸纳社会组织、团体,如萤光公益志愿者中心、播雅书院、菊林书院、阳光妈妈等,通过征集需求、制定菜单等形式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活动。
去年以来,花溪区组织各平台成员单位、各级文明单位、社会组织及实践所、站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5000余场次,受益群众25万余人次,志愿者参与人数超两万人。
此外,围绕“新时代花溪精神”,花溪区全面深化拓展文明实践内容、形式、途径和方法,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擂台大比武”活动,线上推出“文明实践大家看”专栏。同时,统筹全区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打造“我为花溪添朵花”“百年党史·一路高歌”“小小‘院’望”“花溪·少年说”等特色文明实践品牌项目,全方位讲好花溪故事、传播花溪声音、展示花溪形象。
坚持利民导向文明创建成果共建共享
文明创建,既看“颜值”,更看“气质”。为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巩固提升与“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活动同频共振,花溪区主要负责人高度重视“巩文”工作,牵头部门花溪区委宣传部多次召开调度会、推进会、培训会,对相关工作进行专题调度和查漏补缺。同时,各县级包保领导到景区景点、交通路口、主次干道等开展调研指导,落实问题整改。
过去一年,花溪区将“治理四乱、开展六清”作为“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活动重要抓手,制定全区推进“四乱”整治和“六清”工作总方案,明确责任、细化措施,累计开展卫生大扫除、整治乱倒建筑垃圾、劝阻占道经营、清理河道水体、清理乱停车辆等行动3000多次,多措并举培育环境美、人文美、业态美——
大力开展移风易俗,坚持“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阵地,加强“治风”宣传力度,强化“两书一约一会两榜”约束管理,组建“女子劝导队”“村寨管家”等服务载体,通过提供分类服务,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开展突发困难救助、邻里矛盾纠纷调解、历史遗留问题化解等工作,开展移风易俗宣传“十进”系列活动,抓好红白理事会和执事人员管理,192个村(社区)“一约一会”常态长效运转。
开展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深化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推动从“一处美”到“一片美”,从“环境美”到“生活美”,从“外在美”到“内涵美”,通过精神文明创建纵深耕耘,群众生活质量持续改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深入推进文明餐桌行动、文明旅游行动、文明交通行动等,强化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持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2024年青岩古镇景区荣获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如今,点菜适量、剩菜打包、谦让有礼、遵规守序的人越来越多。
……
花溪区聚焦培育新时代文明风尚,持续推动现代文明生活理念方式渐成自觉,实现由“外在变化”向“习惯自觉”的重大转变。
秀美花溪,人文荟萃;文明薪火,代代相传。在秀美花溪,精神文明建设的种子正在遍地开花、结出幸福生活的累累硕果,为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李春明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黑荆棘角斗场 v2.6+武侠DLC《侠影秘踪》